為貫徹落實集團公司深化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實施方案,全力構建以利益、責任、事業、發展為主的命運共同體,改善一線職工生產生活設施條件,補齊發展短板。樹立“對標找差、奮勇爭先”管理理念,推進作業、設備、管理、環境、文化等要素統籌融合、一體化創建,按照站(工)區統一規劃、統一投資、統一標準、統一使用的原則,推進普速鐵路站(工)區生產生活設施補強改造,完善設施、補齊短板、一體化管理,使之更好地服務職工、凝聚人心,從而促進安全生產。結合集團公司實際,特制訂本目視化管理標準指南。
室外部分目視化管理標準
1. 立面改造目視化管理
1.1 建筑物外立面改造應統一規范、簡約大方,力爭“一線一色調”、“同地區同色調”,呼應所在地域文化特點,建筑風格與站房配套,體現細部延續性,突出現代鐵路生產生活房屋形象,同時預留展示企業文化宣傳條件。
1.2 外墻宜采用外墻涂料為主,色彩以淺黃色、淡灰色或白色為主基調,加設腰線、裝飾線等點綴。
1.3 立面外露管線按橫平豎直的要求整治,空調主機等外掛設備宜采用鋁合金窗孔板式百葉封閉。
2. 屋面改造目視化管理
2.1 構造分平屋面和坡屋面兩種形式。屋面防水層宜采用SBS或APP防水卷材滿鋪;保溫層宜采用混凝土塊架空隔熱。為確保行車安全,鄰靠線路的房屋屋面不宜采用彩鋼瓦等易吹落材質。
2.2 屋面上不得隨意加裝設施,若確有需要加裝太陽能熱水器等設施,須加設獨立基座,不得直接落于屋面破壞屋面防水層。
2.3 建筑風格宜結合當地傳統人文特色,設置不同屋頂造型,給建筑物賦予一定活力、靈性。如:皖贛線可采用徽派建筑 “懸山頂”風格;鷹廈線可采用閩南建筑 “硬山頂”風格;京九線可采用贛南建筑“歇山頂”風格。
3. 場區大門目視化管理
3.1 應符合《室外工程設計規范》(GJBT-882)的規定。
3.2 原則利用既有大門的構造,宜采用鐵藝門、不銹鋼板平開門、電動推拉門形式。具備條件可分別增設行人和車輛自動識別系統。
3.3 色彩選取需與場區外立面相協調。鐵藝大門刷紅丹防銹漆,高度不得低于2500mm。
4. 場區圍墻目視化管理
4.1 應符合《室外工程設計規范》(GJBT-882)的規定。
4.2 原則利用既有圍墻的構造,宜采用鐵藝、實體形式,鄰靠鐵路線側采用實體圍墻。具備條件可在轉角處增設視頻監控裝置。
4.3 色彩選取需與場區外立面相協調。鐵藝圍墻刷紅丹防銹漆,頂端距地面高度不得低于2500mm,為防翻越頂部設置尖型構造。
4.4 實體圍墻以刷外墻涂料形式為主,頂端距地面高度不得低于高度2500mm。
4.5 圍墻與外部道路如存在高差,圍墻底部需按實際高差設置MU30片石擋土墻。擋土墻需設置直徑75mmUPVC泄水孔,間隔1.5m呈梅花狀布置,每隔10m設置1道伸縮縫,縫寬20mm,縫內沿墻的內、外、頂三邊填塞瀝青麻絲或涂瀝青木板,塞入深度不得小于200mm。
5. 場區主干道路目視化管理
5.1 應符合《環境景觀-室外工程細部構造圖集》(03J012-1)的規定。
5.2 主干道路采用水泥路面或黑色瀝青路面。
水泥路面由下而上依次為:夯實土壤(路基壓實度≥93%)、150mm厚2:8灰土、150mm厚石灰:粉煤灰:土(比例12:35:53)、150mm厚石灰:粉煤灰:礫石(比例8:12:80)、20mm厚砂墊層、200mm厚 C25混凝土面層。
瀝青路面由下而上依次為:夯實土壤(路基壓實度≥93%)、300mm厚4:6砂碎石墊層、60mm厚粗粒式瀝青混凝土、40mm厚中粒式瀝青混凝土面層(碾壓平整)。
5.3 道路需滿足路面平整、排水通暢等基本要求,每隔5m設置1道伸縮縫,縫寬20mm,縫內填塞瀝青麻絲或涂瀝青木板,塞入深度不得小于100mm。雨水井、設備檢查井等橫平豎直設置在道路中間,排水管路應連通并高于場區外排水系統。道路兩側設置800mm(長)*100mm(寬)*300mm(高)路沿石。
6. 園林綠化目視化管理
6.1 根據景觀綠化的需求,按植物的生長習性合理的配植,打造自然式園林。應符合《環境景觀-綠化種植設計》(03J012-2)的要求。
6.2 最大限度保留原有綠化、增加綠視率,確保經濟實用、易維護、功能長效,綜合考量庭院環境與經濟效益的性價比。
6.3 運用豐富的植物材料突出各季特色景觀, 通過不同骨干樹種和基調樹種的搭配,對重點區域進行重點打造。植物選擇以鄉土樹種為主,喬、灌、地被、草、花等相互間的搭配為輔,力爭做到“一站一景、四季常綠、三季有花、疏密有致”。因地制宜,適當預留小菜園,打造職工自給自足的生活氛圍。
7. 室外健身場地目視化管理
7.1 與站區建設統一規劃,合理布局。應符合《公共體育設施 室外健身設施配置與管理》(GBT-34290-2017)的要求。
7.2 南北向布局,避免陽關直射人眼。宜選擇空間開闊、地面平坦的區域,不宜坡度過大。嚴禁靠近機動車道路、配電房等危險設施,無障礙距離應10米以上,運動方向與建筑物的間距不宜小于3米。
7.3 健身器材安裝滿足安全距離,宜采取措施降低噪音和照明對周邊的影響。場地具備條件可設置籃球場(全場尺寸長28m、寬15 m;半場尺寸長14 m、寬15 m)、羽毛球場(尺寸長13.4 m、寬6.1 m),球場應照明均勻、光度充足,燈光設備的安置不得妨礙運動人員的視覺。
8. 公共晾衣場目視化管理
8.1 保證公共晾衣場適宜的日照、采光、環保等環境條件。集中設置、統一規劃、方便管理,宜設置在偏僻區域,不影響場區整體美觀。應符合《室外工程設計規范》(GJBT-882)的要求。
8.2 公共晾衣場地面積不宜大于20 m2。屋頂采用透光性好的材質,如陽光板、安全玻璃等。
8.3 晾衣桿使用不銹鋼材質的圓形鋼管,支架預埋入地;直徑30 mm,單根長度不宜超過3000 mm。
9. 車輛(電動自行車、汽車)停放點目視化管理
9.1 集中設置、統一規劃,宜設置在偏僻區域,不影響場區整體美觀。應符合《室外工程設計規范》(GJBT-882)的要求。
9.2 電動自行車停車棚屋面宜采用懸挑式膜結構材質,5000mm(長)*2400mm(寬)*5mm(厚)。采取集中充電,車棚內每隔1m設置1個兩孔充電插座。車棚兩端各設置1個手提式干粉滅火器。
9.3 機動車露天停放,地面用黃色線條劃定機動車停車位,每格4800 mm*3000mm。優先確定公務用車固定停放位置,私家車停車位數量根據場地面積、實際需求劃定。停車位的設置不宜影響場區內環形主干道和消防通道的暢通。
客服微信
客服微信
北京智誠興業標識設計有限公司 網址:www.chinavisco.com
地址:北京市朝陽區延靜里中街三號院17號樓 E-mail:bjmushihua@163.com
網站備案號:京ICP備17021181號-2 版權所有:北京智誠興業標識設計有限公司